打造“滨州模式”
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2017年09月13日 【字号:

滨州市人民政府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

自昨天以来,中央、省和滨州市的媒体朋友,汇聚滨州,共同参加“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此,我代表滨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多年以来对滨州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把滨州粮食产业发展的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滨州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西南端,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全市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85万。这里,曾经是渤海革命老区,1944年由清河区和冀鲁边区合并成立渤海区,1950年撤销渤海区成立惠民专区,2000年撤地设市,现辖五县、两区和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粮食局的关心支持下,滨州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70亿元,增长7.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亿元,增长8.2%;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均居全省第七位。今年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5亿元、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1216.2亿元,增长7.5%;进出口总额383.5亿元,增长26.2%。滨州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称号。

滨州地处黄河下游。肥沃的冲积平原,丰富的黄河水源,勤劳的滨州人民,使这里成为农业大市。自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实施“林水会战”,努力打造“林茂粮丰、北国江南”,农业生产条件不断优化,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8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300万吨左右。今年,夏粮又喜获丰收,总产达到164.4万吨,增长6%,实现十四连增,成为山东省粮食主产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粮食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尤其是“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的重要指示,大力实施“工业强粮、科技兴粮”战略,推动粮食产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2016年,全市粮食年加工转化总量达到1379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74%,成为全市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今年上半年,粮食主营业务收入实现625.5亿元、利税2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1%、31.7%。

对于滨州粮食产业发展,国家和省粮食局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2016年6月,时任国家粮食局任正晓局长到滨州视察,对我市粮食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要认真总结滨州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学习、能复制、易推广的“滨州模式”。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对粮食产业发展的历程和做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国家和省粮食局的悉心指导下,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循环融合、惠民安全”的滨州经验。

一、政府引导:打造产业发展优势

政府引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制定政策、强化措施,引导粮食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坚持规划引领。自上世纪90年代粮油加工企业兴起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把发展粮食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作为支柱产业持续培育,坚持“工业兴粮不动摇”。去年,又出台了《粮食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打造1500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目标。与此相配套,制定印发了《关于打造千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二十条意见》,从财政、税收、土地等各个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推动粮食产业发展。二是注重硬件保障。为加快粮食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滨州港、荣乌高速、济滨东高速、德大铁路等先后开通,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粮食运输成本。近期国家印发了《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把滨州列入“两横、六纵”粮食物流通道中的重要节点,这将为滨州粮食产业更快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三是实施项目带动。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多年来,我们坚持招商引资和促进本地企业滚动发展相结合,布局推进了一大批项目。“十二五”以来,全市新上粮油加工项目103个、总投资374.1亿元,其中20个项目列入了省、市重点项目。仅2016年一年,全市推进的涉粮项目就达134亿元。今年9月8日,我们又与多家企业,签订了62亿元的粮油加工项目。四是强化资金支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生产发展的支持力度,2013年以来,市农发行累计投放政策性粮油收储贷款36.6亿元,向粮食加工企业投放贷款38.8亿元。在严格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置等补贴政策的同时,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全力助推粮食产业发展壮大。

二、市场导向: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企业只有面向市场、占领市场,才能持续发展。在这一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紧跟市场抓转型。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已由如何吃饱转到了如何吃好、吃健康。粮食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精准化、差异化、功能化市场理念,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香驰集团采用国内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大豆蛋白生产线,满足了消费者对大豆蛋白消费的需求,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话语权大大提升。二是以品牌占领市场。品牌是最大的招牌。多年来,我们坚持“精深加工产业化、主导产品名牌化、名牌产品规模化”,积极打造名牌产品。目前,全市粮油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3个、山东著名商标10个、山东名牌10个,西王集团被授予“中国糖都(淀粉糖)”、“中国玉米油城”,三星集团被认定为“玉米油系列标准制修订基地”。西王、长寿花、天下五谷、美食客、中裕、玉杰、十里香等粮油品牌享誉全国。三是构建销售网络。利用互联网,坚持“线上与线下、实体与网络”双线推进,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销售齐头并进。中裕食品在滨城市区建设了150余家便利店和快餐连锁店,进驻全国近2万家大型超市,建立了自营网络旗舰店。同时,又与天猫、京东、苏宁等23家电商平台合作,推动产品线上运行,形成了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扩大了产品覆盖面和企业影响力。

三、龙头带动:壮大加工转化能力

加工转化是推进粮食价值提升的关键,也是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的指示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办法,引导土地、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向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集聚,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产品链条相连、地域特色鲜明”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一是构建产业基地。立足各县区种植传统和自然优势,规划打造了“邹平以玉米为主,博兴以大豆为主,滨城、惠民、阳信以小麦为主,无棣、沾化以综合加工为主”的全市“3+1”粮食产业发展格局。到2016年,邹平县年加工转化玉米422万吨,玉米油产量超过全国的1/3;博兴县年加工转化大豆338万吨;滨城、惠民、阳信年加工转化小麦263万吨。小麦、玉米、大豆三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二是多元培育企业。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市委市政府不以所有制论英雄,大力培育各种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近几年来,以中裕食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以香驰控股为代表的国有改制企业、以西王和三星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发展壮大,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63家,其中1家进入全国企业500强,4家进入全国粮油企业10强;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3家、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10家。三是推进科学管理。在同等技术条件下,管理是致胜的法宝。多年以来,滨州粮食企业坚持业务经营与文化建设并重,推崇精细化管理模式、人性化发展理念,增强企业内外“双实力”,向管理要效益。香驰控股探索实施的“划小核算单位”精细化管理,年增加效益可达6480万元。

四、科技支撑:实现产品高端引领

“没有一流科技,就没有一流产业。”多年来,我们深入推进“科技兴粮”战略,以增投入、整资源、选人才、强攻关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产学研对接,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优化科研创新环境,推动粮企科学发展、快速发展。一是增加科研投入。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实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工程的意见》,从财政、税收、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制定具体政策,加大研发投入。近几年来,已投入研发经费45亿元。今年,市政府又设立20亿元的黄三角农粮产业基金,加速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深化技术合作。积极推进粮食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强化科研队伍建设。先后与国家粮科院、山东省粮食局、山东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今年9月8日,在国家粮食局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45名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20多家企业董事长,成为联盟第一批会员,搭建了政、研、企高度对接的新平台,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加强科研攻关。立足市场新需求和科技前沿,各大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攻坚强度,取得了丰硕成果。香驰集团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指定出口国外可乐公司果糖原料的A级供应商;托福食品研发的高钙馒头,每100克中钙含量达到119.7毫克,是普通馒头的20倍。目前,全市粮油加工行业共获国家专利225项,拥有国家级实验室4个。

五、循环融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是集阳光、土壤、水等要素的精华。我们坚持“吃干榨净”的理念,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推进粮食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坚持走“绿色循环”之路。我市各类粮食企业不断加大创新突破和科研力度,注重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初步形成了粮食产业的大循环、全利用、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小麦、玉米、大豆原料综合利用率均达98%以上。香驰控股通过完善水电汽基础设施、配套副产品综合利用产业、提高废物再生利用水平等措施,建成了原料、副产品、水、废弃物、能量等5大循环利用圈。通过污水处理,可实现日生产发电用沼气2.8万立方米,回收再利用中水2000吨,提取蛋白渣50吨,回收污泥有机肥30吨,年增加效益1000余万元。二是坚持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着力强化上溯下延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全链条产业化体系。基于“从基地到餐桌”的发展模式和绿色循环产业链的打造,中裕食品探索出了包括一产高端育种、订单种植、生猪养殖,二产初加工、精深加工、废弃物利用,三产餐饮服务、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9大板块间的循环闭合发展,构建了国内最长最完整的小麦产业链条,全面实现了绿色种植、循环加工、高效利用。

六、惠民安全:完善粮食产品追溯体系

提供放心、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是我们追求的核心目标。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惠民安全”理念,加快构建粮食产品管控体系,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基础设施“控源头”。自2008年起实施林水会战以来,累计新增蓄水能力1.5亿方;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新建标准化方田290万亩;认真落实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十统一”。依托沿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100万亩,建设优质粮、优质菜生产基地,从源头上抓好食品质量安全。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二是放心食品“可追溯”。加快实施“放心粮油”工程,进一步完善供应体系和管理制度,健全和规范粮油加工配送渠道,推动“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实现“放心粮油”全覆盖。成立市级粮油质量检测站,强化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让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积极推行以“一票通”制度为核心的食品追溯体系,中裕食品主产品可通过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直接追溯到原料产地。三是便民惠民促发展。对接京津冀和济南省会城市群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10多家企业、30多个生产基地的产品,进驻北京大型超市及批发市场。大力实施主食产业化和“放心粮油”惠民工程,全市建成放心粮油示范店148家、示范加工厂11家、配送中心16家、服务网点3100个,确保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目前,中裕食品建成了优质小麦育种基地6.5万亩,优质麦订单种植面积150余万亩,新产出小麦以高出市场10%-30%的价格收购,平均每亩可带动农民增收336元,形成了“群众得增收、社会得优品、企业得效益”的共赢发展格局。

以上是我市发展粮食产业的一些做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国家和省粮食局关心支持的结果,也与广大新闻媒体朋友密切相关。这次中央和省、市三级新闻媒体,一起走进滨州,对我市粮食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报道,这必将对推动我市粮食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