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
 
老薛

念其诚

  提要:忙碌中,我发现有一位村妇模样、衣着朴实的中年妇女,经常悄无声息地在粮店角落里打打扫扫,每有地下粮,她总用小筛子筛好扬净,不厌其烦地拣去杂质……

  那年秋天,我参加工作分配到乡镇基层粮站,当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营业员。

  当时是统购统销计划经济时代,群众完全凭粮证定量购买粮食。我所在的是乡镇中心粮店,就在乡政府旁边,四邻八村的群众都集中在这里购粮,使原本不大的粮店门庭若市。特别是逢年过节,前来购买粮油及副食品的群众竟排起了长队,把几位营业员忙得团团转。

  初来乍到的我,什么都很陌生,只能边干边学,好在店长是一位年届花甲的女长辈,生性温和,善解人意,为人热情,常常教我业务方面的知识,使我很快熟悉了粮店的业务。

  那时营业员除了要在柜台付货,还要接收粮油货物,做到点包交斤,收付有据。有时要自搬自卸,开展增产节约活动。平时要整理包装物、地下粮,打扫柜台内外,做好日结账、旬报表、月盘点等工作。在忙碌中,我发现有一位村妇模样、衣着朴实的中年妇女,经常悄无声息地在粮店角落里打打扫扫,每有地下粮,她总用小筛子筛好扬净,不厌其烦地拣去杂质,然后把整理好的放归原处。我以为是粮店的临时性雇工,并没有特别留意过她。

  工作一个多月之后,我从粮店调到了粮库,才发现这位勤劳朴实的妇女原来是粮库保管员,姓薛,也是不久前接她父亲的班,人们都叫她老薛。

  仓库内一张旧桌子里,老薛有一个专门抽屉,拉开一看,内有手套、袖套、口罩、发罩、围裙、围巾、毛巾、手帕、麻袋针等物品,这些都是她自备的劳保用品。老薛没有念过书,一个字也不认识,领工资签名时叫别人代笔,这或许就是她见人常歉意微笑的缘由。

  粮库是一排土木结构的老建筑,苏式仓,上面是瓦片屋顶,中间高,前后斜低下去,侧看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仓内屋架木梁纵横交错,整排粮库,分为四个仓廒,分别堆放着稻谷、小麦等常规粮食保管品种和季节性花生果、地瓜片、地瓜米等收购品种。粮库日常工作很多,平时要经常检查粮情,打扫卫生。粮情检查记录由我负责,而清洁卫生工作老薛总是抢在前头,而且干得利索干净。

  按照保粮要求,粮食要经常检查,特别是上级检查,对卫生方面要求甚严,要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还真的不容易,但老薛这方面工作,不但做得多,而且做得细,每回检查都受好评。遇上粮食进出仓,特别是装卸车,包装不好的会洒落一地,慢慢地积少成多,需要人工打扫整理,因为点包记数、填单签收老薛不会,这些整理地下粮的差事就落在她身上。最难忘老薛筛簸地下粮的情景,只见她换上工作服,系上围裙,套上手套、袖套,将两条长辫盘起,拢在发罩里,戴上口罩,全幅武装。簸箕、筛子像魔术一样在她手上跃动着、旋转着,小山一样的地下粮慢慢融化、缩小、消失,变成一袋袋一包包粮食。“沙啦沙啦——”那筛簸的声音惊涛拍岸般有节奏地响着,我有时会忙中偷闲,默默地看着,但怎么也学不会。忙乎一阵后,老薛满头灰尘,满脸汗珠,当我问她累不累或劝她歇会儿时,她总说不累,并报以歉意的微笑。

  空闲时,老薛会和大家坐在一起拉家常,闲聊中,我才知道,老薛的家就在离粮站不远的小山村,步行需要20分钟,家里有几亩包产田,儿女还小,都在念书,丈夫是小学校长,工作忙得很,家里的农事家务都是老薛在操劳。她告诉我,小时兄弟姐妹多,家庭困难,念不起书,她很后悔。在工作中,细的不行,只能干些粗活,实在难为大家了。她家的包产田是山地,一小块一小块的,种收粮食很不容易,她深知农人的艰辛,热爱手头这份粮食工作,看见散落在地上的粮食就会心疼,不收拾心里就不踏实。她父亲是老保管,这些想法缘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每到年终评奖会上,老薛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不说话,奖金评多少她都不在乎,同事们都很敬重她。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老薛退休多年。虽然目前粮站的政策性业务减少了,但确保粮食安全的责任越来越大。在日常工作中,我常常会想起曾经一起工作的老薛,想起当时忙碌的情景,想起她的汗水,还有她的微笑……


作者单位:福建平潭县敖东粮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