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军粮储备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潘建文

潘建文,男,现年56岁,中共党员,1978年应征入伍,是一名勇敢的海军南海舰队战士,用青春年华与满腔热血守卫祖国的海疆,现为湖南军粮储备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仓储部部长。

自1990年从部队转业到永安粮库,他秉承军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从事粮食仓储保管与管理工作三十余年。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信念,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凭着对粮食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不断地努力钻研业务,任劳任怨地工作,从一个普通的保管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仓储部长,多次被评为粮食系统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刻苦钻研,乐于奉献,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人生篇章。

一、大家眼里:他是工作中的“老黄牛”

2003年春天,他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品德情操,从浏阳粮食系统脱颖而出,从北盛粮站的副主任选拨任命为社港粮站法人代表。2004年,当时永安粮库储粮多,需要过硬的保防业务尖子。他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不计个人得失,只讲奉献的精神,毅然放弃了社港粮站主任的位置,来到永安粮库任仓储副主任,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储粮第一线。

2015年夏天格外的不同寻常,公司经过三年的基本建设与提质改造,库区面貌焕然一新,浅圆仓与油罐通过了竣工验收。今年早稻又喜获丰收,农民余粮急等销售。公司布置OP11#与OP12#两仓的粮食集并浅圆仓,腾出仓容安排早稻最低价粮收购。

7月19号接到腾仓移库指令,7月28日全省启动最低价粮收购。一个星期内要转移二千多吨粮食,谈何容易?潘建文同志以一贯的军人作风,军令如山倒,想方设法完成任务。他宣布移仓方案:1,用机械运输机接龙搭桥,把OP11的粮食直接送到浅圆仓的升降地槽。2,为了不受制于搬运临时工,由全体保管员负责此次移库工作。移仓过程中,他总是关照别人多休息,把最脏最苦的活揽在身上。每天一头扎进仓里,只到吃饭的时候才满身尘灰出来。就这样,经过大家的集体努力,终于在26号完成了移库任务,连夜消毒,布好地上笼,28号如期开秤,迎接“夏粮”收购高潮。

他深深知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在具体工作中,他总是吃苦在前,身先士卒,带领同事锲而不舍,奋勇拼搏。

今年出现集中送粮,拥挤现象。由于现在稻谷都是机械收割,农户也没有保持将稻谷过风车的习惯,送售的粮食出现杂质超标的情况。初检环节,有部分农民与验质员产生矛盾。他在黑板报栏前设置标准样展示台,一旦出现争执,农户找到仓储办公室理论。他会耐心地宣讲国家政策,与当事农户一起参照标准样,对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核准翻晒、清杂、退回等处理,耐心说服,化解矛盾,维护国家利益。他制作了粮食收购专用登记卡,记录了每一车粮食的水分与杂质、色泽、气味情况,既让送售户人人心中有底,又执行了国家粮食质量标准。

他要求保管员必须站在运输带前监督粮食入库。入仓粮食须进行两次清杂处理,保证入仓粮食的质量。面对50度以上的地表温度,他坚持与复检验质员坚守室外工作岗位,被太阳晒成了黑人,也无怨无悔。保管员可以轮班休息,而作为部长的他却无人可替,整天不停地调解纠纷,关注入仓粮情,生怕有丁点的失误。运输机旁边灰尘大,一天下来,他又成了一个灰人。收粮期间,他要等到最后一辆粮车入库,指挥大家收拾好机械,清扫现场,把洒在路上的粮食扫入仓内,把清理出来的秕谷拖走,检查电路,排查一切可能的安全隐患,最后,一个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踩着星光回家。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不转粮,不收购,不放药,不进仓检查的日子,他会拿起大剪刀,一个人去修剪库区的花木,美化库容库貌。

在工作中,也许有人拈轻怕重,也许有人做一点事就摆功劳,而他就象一匹永不疲倦的老黄牛,不记报酬,倾注全部的身心,默默地耕耘粮食事业这片天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的精神感召了身边的同事们,通过大家的辛勤工作,湖南军粮储备加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了高标准的“四无粮仓”检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同事心里:他是一本浩瀚的“教科书”

国家在迅速地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向前推进,粮食事业伴随着中国梦在腾飞。湖南军粮储备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从过去的老仓旧库蝶变为现代化的智慧粮仓,过去粮食收购依赖肩挑手扛,而现在从入库初检到现粮保管发生了巨变,电子水份仪测量、电子磅称重、电脑自动录磅单、机械入库、网银结算、机械通风、环流薰蒸……一系列新事物呈现在眼前,新时代,新机遇,面临新挑战。作为仓储部的领头羊,潘建文同志没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地投入科学储粮,制定合理的仓储制度,坚持把好粮食入库关,坚持保管员日常检查制度化,坚持督促检查规范化,建立部长示范仓制,以身作则,不断地探索储粮新技术,节约保管费用,保证储粮品质安全。

他常说以“勤”为本,要求保管员勤动手、勤动脑、勤检查、勤分析,身体力行,早发现、早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春季雨水绵绵,乍暖还寒之时,墙壁极易返潮,是他最操心的时候。他拿着一把小铲子,在库区巡视。细致地排查每一个下水管道口,清理排水沟杂草与淤泥,用手掌抚摸墙壁,感受墙体是否有渗漏现象。18栋平房仓,一寸一节,记不清被他的掌心量过了多少次。保管员进仓,记住了他的方法,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无论雨天或晴天,入仓检查的时候,在下水管道流过的位置用手轻轻地摩挲,用手掌感受墙体的干燥与湿润,判断墙壁是否可能渗水返潮,及时地处理,防止粮食上潮霉变现象发生。

有一天,负责OP11仓的保管员向潘部长汇报:不知什么原因OP11仓有几个部位出现异常高温现象。潘部长二话没说,急忙走进OP11,顾不上仓内的高温闷热,用锄头挖出一口井,发现是新粮出现高密度虫害引起的高烧。他马上召集所有的保管员进入OP11,粮面挖洞,进行机械通风。通过物理降温后,温度有所下降。接着,密闭门窗,重点部位放药,实施环流薰蒸,及时杀死虫害,清除感染源,仓温也随之下降到合理温度。雷厉风行解决问题的态度让每一位保管深刻体会到保粮的重担与职责。

刚解决好OP11仓问题,浅圆仓新粮报告出现险情。浅圆仓是新建的,今年第一次装新粮,因此大家都是十分地小心谨慎,保管员轮班监守运输带,粮食经过两次清杂后才入仓的,质量得到保证。按照规定剂量用药薰蒸后竟然没有作用,虫害依旧猖獗……潘建文马上召开仓储部的诸葛亮会议,集体研究问题出在哪?如何解决?

会议有人提出:仓里有五千多吨粮食,万一出了事故,谁也担不起责任。我们用磷化铝杀不死害虫,那就起用敌敌畏。虽然药害残留大,但至少保证储粮不出事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潘建文摇了摇头,他说:四个浅圆仓,其他三个仓薰蒸没问题,只有Q2仓出现薰蒸效果不好,应该是出现漏气现象。但是保管员们说他们检查很仔细,该密封的地方都做好了密闭工作。潘建文说:我们还是把会议开进浅圆仓吧,再仔细查找可能出现漏气的地方。于是,潘建文带着保管员们围着Q2仓进行查排。浅圆仓高25.5米,他上下攀爬,寻找漏点,累得气喘吁吁,仍是一无所获。如果找不到症结所在,为了杀死虫害,不得不启用敌敌畏作权宜之计。但是,这样会损害粮食的品质。高度的责任感与事业心,让潘建文没有停下调查的脚步,他再一次登上高高的浅圆仓,关上仓盖,在漆黑的仓内寻找漏点。他爬上环流薰蒸管道,向内探视,竟然发现了微亮。原来是伸出墙外的环流管道焊接不严实出现了漏气导致薰蒸失败。漏点找出来了,所有的问题迎韧而解。

潘建文同志就是这样以严格、务实、科学的态度带领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的保管员队伍。他像是一本教科书,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岁月为墨,真诚为笔,传承“四无粮仓”精神,成功的经验,新技术的运用,严谨的保管制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春风般扑面而来,蘸写出湖南军粮人对粮食事业的赤子情怀。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