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引领吉林大米提质增效
2018年01月24日 【字号:

吉林省粮食局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粳稻主产区,水稻生产条件好,大米品质优,全省水稻播种面积近1300万亩,年产量125亿斤左右,占东北三省一区总产量四分之一。为了把大米的品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国家粮食局加快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健康米”工程的战略部署,我们以推进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为先导,精心谋划,扎实推进,通过树品牌、建联盟、订标准、搭平台、拓渠道,实施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五个一”工程,启动“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吉林大米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水稻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优质大米的产销量稳步提升,种粮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

一、品牌引领,提升品质树形象

品牌的顶层设计决定着产品的市场定位。为了树立“吉林大米——好吃、营养、更安全”品牌形象,我们把吉林大米定位中高端,围绕吉林大米优越生产环境和悠久历史文化,丰富品牌内涵,彰显品牌特色。现已形成吉林大米三大系列产品,即:东部火山岩大米,突出矿物质含量高、富硒特点,宣传“米以硒为贵”;中部黑土有机大米,发挥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的资源优势,倡导“为健康,吃好米”消费理念;西部弱碱大米,挖掘弱碱健康概念,推崇“‘碱’回您的健康”。三大系列产品均有区域品牌支撑,如:东部的延边大米、柳河大米、梅河大米,中部的舒兰大米、万昌大米、榆树大米,西部的查干湖大米、白城大米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区域品牌汇集在吉林大米旗下,并以“吉林大米+”的形式,集中对外宣传,极大地提升了吉林大米品牌整体形象。

二、联盟带动,整合资源聚合力

企业是品牌载体。针对省内大米企业“小、散、弱”特点,我们优选省内部分大米加工龙头企业,组成“吉林大米产业联盟”,统一使用“吉林大米”LOGO,以大联盟带动区域联盟,以区域联盟带动企业经营,培育壮大大米加工产业主体,增强大米企业发展活力。目前,吉林大米产业联盟企业已由最初的7家发展到33家,包括27家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的大米加工企业、5家经销商及1家品牌服务机构。联盟企业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水稻基地建设、优良品种推广、优质产品开发、优质品率提升、营销体系搭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优质大米生产上规模、扩产量、成批量。与此同时,联盟企业还依托区域品牌影响力,对区域资源进行了整合。如:松粮集团以“查干湖大米”品牌为纽带,整合松原市周边30家企业,组建“集团+银行+联盟企业”(“1+1+N”)“查干湖大米”区域联盟,引入金融资本为优粮品率提升注入血液。整合后,企业订单基地面积由30万亩扩大到60万亩(其中:企业自有绿色有机基地由2万亩扩大到15万亩),稻谷加工能力由12万吨扩大到50万吨,中高端大米占比由5%提高到35%,年销售收入由1.5亿元增长到10亿元。

三、标准示范,追根溯源保质量

品质是品牌保证。为了提升吉林大米品质,维护品牌形象,我们从标准入手,加大了吉林大米品质管控等基础工作的投入。一是组织修订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吉林大米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了高于地方标准的“吉林稻花香”“吉林长粒香”“吉林圆粒香”“吉林小町”等4个市场热销品种的团体标准。以舒兰稻花香、万昌长粒香、查干湖圆粒香、梅河小町为代表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良品种,深受消费者青睐,产销两旺,在行业内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围绕夯基础、壮实力、稳质量、保安全这条主线,开发了吉林大米质量追溯平台软件系统,对省内大米加工企业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汇总分析,为吉林大米“来源可查明、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提供科技支撑。首批60家大米加工企业已完成上岗培训、软件安装、终端调试等工作,2018年1月系统将正式开通投入使用。三是组织开展了“中国好粮油”产品质量标准、指标检测等业务培训以及“中国好粮油”产品遴选、审核、上报工作,首批申报的松粮集团7款产品全部入选,第二批共37款产品正在申报中。

四、电商助力,创新模式拓市场

为了有效锁定中高端消费人群,拓展销售市场,我们打破传统的经营方式,引入“互联网+吉林大米”模式,搭建“吉林大米网”电商平台,开展网上信息查询、线上宣传销售、网络结算业务活动;组织省内企业探索“线上注册会员,线下体验配送”的“O2O”营销模式,线上导入会员140余万人,线下开设大米体验店220家。2017年11月,省粮食局与阿里巴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阿里巴巴淘乡甜供应链合作,探索新零售模式,借助阿里巴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菜鸟物流,对吉林大米供求信息、物流快递进行升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完善退货赔付,提高消费满意度。现已开通天猫吉林大米官方旗舰店,首批22家企业66款大米陆续入驻阿里设在我省延边、舒兰、九台等地的产地仓,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备货、统一包装、统一发送、统一结算,部分产品已经进驻阿里盒马生鲜、三江、联华、零售通便利店等线下渠道,实现了优质大米一站直达消费者餐桌。2017年12月,我们利用国家粮食局遴选首批“中国好粮油”契机,举办了“中国好粮油”查干湖大米北京拍卖会,首创全国品牌大米营销新模式,5款大米区域经销权现场全部成交,其中上海区域的经销权拍卖溢价率超过120%;3款“头米”还拍出了1888元/件的高价。

五、产业延伸,三产融合促升级

“好米是种出来的,好品牌是创出来的”。为了提高大米优质品率,增加优质粮食供给,打造全国首个优质大米订制化示范省,我们依托吉林大米联盟核心企业,向上延伸推进基地建设,向下延伸完善直营体系,以品牌为纽带,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要素紧密地连接起来,有效地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仅4年的时间,企业自有基地面积由原来的130万亩增加到240万亩;以吉林大米LOGO为统一标识的直营店130家、商超专区(专柜)500多个。尤其是产业链向上延伸过程中,我们把触角延伸到了育种环节,通过科企对接,联盟核心企业松粮集团创建了“中国北方粳稻种子硅谷”基地,在优质粳稻品种的储备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解决了传统优质品种市场销价动力不足的问题。过去,农民种粮与市场脱节,农民种什么,粮食企业就得收购什么、加工什么。现在,企业可以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生产,形成了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组织农民种什么的良性循环;过去,农民生产出来的优质大米由于找不到销路,卖不上价钱,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现在,吉林大米品牌有了很大影响,销售平台有了很大改善,好东西不愁卖了,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多,为增加优质大米供给创造了条件。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粮食种植结构及产业发展发生了可喜变化。与品牌建设之初的2013年相比,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增加了近10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0%;中高端大米产量由9亿斤增加到15亿斤,增长了66%;全省水稻加工业产值由240亿元上升到280亿元,增长了16.7%。2016-2017新粮收购期,我省按国家最低收购价收购入库的水稻只有2.7亿斤,占总量的2.3%,绝大部分水稻以高于最低收购价的价格流向市场,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吉林大米现象”在业内受到广泛关注,被誉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样本”。2016年10月,汪洋副总理在吉林考察粮食流通工作时,对我省通过打造大米品牌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