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这是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后,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截至12月26日,2024年全年粮食收购量超过8000亿斤,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大国粮仓根基更加稳固。 在12月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表示,一年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稳市场、强储备、严监管、添动能、保安全、聚合力,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收储调控取得新成效 收购是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做好粮食收购,能够助力农民把“好收成”转化为“好收入”,可以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统筹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加强粮食收购工作组织协调,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多措并举畅通农民售粮渠道,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据了解,今年夏粮旺季收购量达1500亿斤、同比增加130亿斤。秋粮方面,截至12月26日,全国累计收购秋粮超3700亿斤,较上年同期快10%左右。南方地区中晚稻收购已接近尾声,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入春节前农户售粮高峰。从监测情况看,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企业建库存意愿增强,玉米商品库存稳步增加,同比增长30%以上。预计今年粮食收购量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稻谷是第一口粮品种,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0%。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作用有效发挥。据了解,今年中晚稻上市以来,先后在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安徽4省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共布设收储库点228个,总仓容1136万吨,目前已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100多亿斤,较好满足了农民售粮需求,稳定了市场预期。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种好、收好,还要储好、管好。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据介绍,我国粮食仓储设施规模逐年递增,粮仓类型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功能需要。截至2023年末,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较2014年增长了36%。“十四五”以来,国家新建和改造升级仓容超6500万吨,仓房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明显提升,粮仓绿色储粮功效和性能不断升级。目前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应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5500万吨。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查,我国粮库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的合理预期范围内。 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 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是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环节。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工作。保障粮食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有效协同,加强应急保障能力是其中重要一环。 2024年,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建立应对重大灾害应急保障响应机制,完善灾情报告、物流组织、指挥调度等措施,做到闻灾而备、闻令而动,累计向22个省份调运中央应急物资59批次、92.4万件,是机构改革以来调运次数和数量最多的一年。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政府主导直接推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企业支撑应急保障的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模式初步形成。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国家粮食应急预案》出台,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组织开展粮食应急保障演练,动态调整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提升粮食应急储运、加工、配送、供应能力。 精准发力做好2025年七项重点工作 12月25日至26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25年粮食和物资储备重点任务。会议明确,新的一年,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关键、精准发力,着重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重点改革任务落实。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物资储备管理机制改革,完善粮食稳价调控机制,健全粮食产后节约减损长效机制。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储备能力提升项目,全力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推动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统筹推进“软建设”,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建成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三是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和产业发展力度。统筹抓好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发挥好稳预期、稳市场的关键作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扎实推进粮食绿色仓储等“六大提升行动”。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管理。 四是不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对应急物资储备的全链条管理,高效率做好应急物资保障。高标准构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提升粮食应急储运、加工、配送、供应能力。 五是深化依法依规管粮管储。深入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深入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严肃查处各类涉粮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做好相关考核工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提高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现代化水平。 六是抓好规划编制和支撑保障。科学编制“十五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深入谋划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统筹推进科技平台建设、成果培育转化,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健全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应用和运行长效机制,发挥信息化赋能粮食购销“穿透式”监管作用。推动发布全谷物、节粮减损等领域粮油标准,深入开展标准交流。 七是坚决守住防风险保安全底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储备物资数量准确、质量合格、储存安全。 “做好2025年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刘焕鑫在会上表示,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不断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和“大国储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环球网 |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