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全国妇联关于开展202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国粮发〔2024〕185号)要求,为开展好我省202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题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粮食是仅次于空气和水的第三大人类基本需求,每个人都应该有获得充足食物的权利。全世界农民生产的粮食足够养活全球人口,但饥饿问题依然挥之不去,需要各国齐心协力,确保增加营养、经济实惠、易获取、安全和可持续的食物种类,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食物消费需求,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主办单位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妇女联合会 三、工作安排 (一)活动组织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制定全省活动总体方案,组织策划省级主会场活动,协调各大媒体宣传报道,指导各市(区)活动的开展。各市(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市(区)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好本地区各项活动。 (二)活动内容 1.挖掘推广“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典型案例。聚焦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方面,从“小切口”入手,深入挖掘“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的经验做法,总结形成一批依法治粮、兴粮惠农、科技支撑、国民教育、节粮减损、健康消费及优秀传统文化等维度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示各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动实践。各市级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精心总结提炼地域特色,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宣传推广,推动互学互鉴,为实现高水平粮食安全厚植土壤、夯实根基。 2.深入开展“粮安记者行”主题采访。以粮食安全保障法施行为契机,围绕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消费等全链条各环节,组织媒体开展“粮安记者行”系列主题采访活动,集中宣传一批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以法治护航国家粮食安全的经验做法。通过组织权威访谈、刊发解读文章,推出一批接地气、冒热气、鼓士气的新闻特写和深度报道,讲好陕西粮安故事,传播陕西粮安声音。 3.创新开展粮食和食物节约宣传教育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粮食和食物节约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主题作品征集、微视频、知识竞赛、公益广告等形式,不断增强互动性和社会公众参与度。深入推进粮食和食物节约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让粮食和食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是组织开展国民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各市级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科学制定方案,把活动办出实效、办出特色。各市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请于10月10日前将活动方案报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宣传处备案,10月22日前报送活动开展情况(含总结报告、活动图片、视频材料等)。 (二)加强宣传,注重引导。要把准导向基调,精心策划选题,主动对接宣传部门和主要媒体,紧扣活动主题及特色亮点,创新叙事和传播方式,做好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及系列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严格纪律,确保安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节俭办活动,确保活动不走偏、不变味,取得实效。要把安全意识贯穿活动举办各环节,制定安全应急方案,细化防范措施,压实安全责任,确保活动平稳推进。 |
来源:
|